从市国资委获悉,全市国资委监管企业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29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利润68亿元,同比增长32.5%;缴纳税费54.2亿元,同比增长12.6%;工业总产值281.7亿元,同比增长26.6%,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季开门红。
翻开天津国资国企一季度“成绩单”,本市国资委监管的34家一级企业中有30家营业收入同比增加,平均增幅12.6%,其中泰达控股、食品集团、渤海银行增收额都在10亿元以上;有23家企业实现盈利,30家同比增利,企业毛利率提高了0.6个百分点,天津港、能源集团、津融集团、渤海证券、津投资本、津诚资本等6家企业增利额在2亿元以上。
说起国资系统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的原因,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勇分析道:“离不开各企业积极投身‘十项行动’、全力以赴拼发展,市国资委加强服务,通过调度、考核、排名经济指标,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同时,各企业紧紧抓住国家鼓励投资、扩大消费的窗口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管理拓展市场,这些举措综合发力,实现良好效果。”他举例,天津港、渤化集团、渤海轻工等17家企业一季度研发投入增幅在10%以上。
开年以来,国资国企铆足干劲纷纷行动,泰达控股所属泰达资管公司积极拓展不良资产管理业务,与光大金瓯资管公司共同合作,成功盘活南开九策城市广场,同步引入京东线下超级体验店项目(京东MALL)落户;2月,国资两委组织泰达控股、城投集团、北方国际集团等企业出访香港,开展招商引资、抢抓订单,共参加16场投资推介、交流座谈、走访考察等活动;3月,天津国有经济深化改革强化合作集中签约仪式上,54个合作项目集中亮相,涉及投资600多亿元,其中央地合作项目10个,金额达237亿元,涉及能源、基建、科技、商贸、交通等多个领域。
这样的主动作为还包括推动天津设计之都核心区柳林街区城市更新项目、天津港北航道拓宽工程项目、天食小站稻“收储+”基地项目(一期)项目、年产2.4万吨双向拉伸尼龙(BOPA)薄膜项目、天津海河文化旅游带拓展提升改造工程项目、泰达控股和平区南门外大街商圈北部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河东区一机床和城投集团河西区柳林街区城市更新项目、宏达公司整合资源收购并改造提升天津科技广场项目等加快建设;指导推动天纺标积极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企业,天纺标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示范企业名单。“天津国资国企主动作为,加快转型升级,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市国资委一级巡视员王志勇说。